黄颂平:今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有望实现两位数增长
中国中小企业信息网讯 10月13日,国新办就2017年前三季度进出口情况召开新闻发布会,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黄颂平表示,我国外贸发展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不发生大的风险事件的情况下,预计四季度进出口总值将继续增加,今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有望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一、二、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同比分别增长21.5%、17.5%和11.9%,三季度同比增速较二季度回落5.6个百分点。
对此,黄颂平认为,基数抬高的客观因素是造成三季度同比增速回落的最主要原因。“今年三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基数较二季度抬高了8.6%。三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速虽然回落,仍属于较高的增长水平。”
尽管三季度进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进出口规模却创历史新高。
今年三季度进出口值7.18万亿元,环比今年二季度增长3.5%,三季度进出口规模刷新了季度进出口规模最高纪录。
黄颂平称,总的看,三季度我国进出口同比、环比均明显增长,表明今年以来我国外贸向好的发展态势得到延续。
黄颂平分析,第四季度,我国外贸发展既有有利条件,也存在一些不利因素。
从有利条件看,一是世界经济温和复苏。二是国内经济延续稳中向好。三是新兴市场开拓有力。
同时,四季度我国外贸进出口也面临一些不利的因素:一是国际市场仍存在不稳定、不确定性。当前全球经济虽然总体在复苏,但国际环境仍然错综复杂,政治经济不确定因素仍然存在。二是四季度进出口增速将受基数抬高影响。在去年基数偏高影响下,四季度进出口同比增速仍可能高位趋缓。三是国际市场竞争仍较激烈。
为此,黄颂平表示,我国外贸发展稳中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不发生大的风险事件的情况下,经过持续努力,预计四季度进出口总值将继续增加,今年全年外贸进出口有望实现两位数的增长。
前三季度我国进出口同比增长16.6% 民营企业进出口占比提升
黄颂平发布会上介绍,今年前三季度,全球经济温和增长,国内经济稳中有进,推动我国外贸进出口持续向好。据海关统计,前三季度,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0.29万亿元人民币,比去年同期增长16.6%。其中,出口11.16万亿元,增长12.4%,进口9.13万亿元,增长22.3%;贸易顺差2.03万亿元,收窄17.7%。
其中,民营企业进出口增长,比重提升。前三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7.81万亿元,增长17.8%,占我国进出口总值的38.5%,比2016年同期提升0.4个百分点。其中,出口5.23万亿元,增长14.7%,占出口总值的46.8%,比重提升0.9个百分点,第一大出口经营主体的地位进一步巩固;进口2.58万亿元,增长24.8%。
黄颂平指出,前三季度我国外贸向好主要得益于以下几个方面因素:一是国际环境总体向好;二是国内经济稳中向好,质量效益提升,带动进口量持续增加;三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助推进口、出口增长。四是“一带一路”倡议稳步推进,对外贸进出口整体向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同时,2013年以来,国家出台的促进外贸稳增长的各项政策措施效应继续显现,“放管服”改革持续推进,国内营商环境不断改善,减负助力取得实效,企业创新能力增强,外贸发展内生动力增强,也是今年外贸继续回稳向好的重要原因。
10月1日起我国全面实施出口通关一体化
为了落实全国通关一体化改革,海关总署制定了海关风险防控中心、税收征管中心、“一次申报、分步处置”、海关税收征管方式改革以及全国隶属海关功能化建设等“两中心三制度”建设实施方案。
7月1日,全国海关风险防控中心和税收征管中心正式启用,标志着全国通关一体化全面实施,企业可以在任意一个海关完成申报、缴税等海关手续。10月1日起,全面实施出口通关一体化。
黄颂平表示,通关一体化改革打破了关区之间的藩篱,全国海关形成一个监管执法协作整体,通过风险防控中心、税收征管中心集中处置关键业务,实现“全国海关是一关”。比如,过去各个海关按关区划块监管,执法难以统一。现在风险防控中心代表总署统一布控,税收征管中心代表总署直接指挥全国各个海关现场的税收征管作业,企业面对的是中国海关这个整体,各个海关都成为整体流程中的一个环节,执法更加统一、规范、高效。
黄颂平称,通过“一次申报、分步处置”,在口岸排查安全准入风险后,货物即可放行,放行后海关实施征管作业,从而大大加快货物通关速度,通过企业“自报自缴”,海关税收征管作业后置,进一步缩短货物通关时间,降低贸易成本,也有利于强化企业申报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