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嘉禾博逸中小企业公共服务云平台!

中国对美国12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发布时间:2018/4/2 14:45:47    来源:admin    

>>最新消息

商务部回应:大量民众赞成支持政府维护国家和产业利益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自2018年4月2日起对自美进口的128项产品加征15%或25%的关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此发表谈话。

3月23日,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3月31日,评论期结束。评论期间,大量民众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方式,对措施及产品清单表示支持,赞成政府采取措施维护国家和产业利益,部分民众还建议增加措施力度。经过评估,决定对自美进口的128项产品实施上述措施。

中方认为,美方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采取232措施,滥用世贸组织“安全例外”条款,实质上构成保障措施,而且其措施仅针对少数国家,严重违反了作为多边贸易体制基石的非歧视原则,严重侵犯中方利益。3月26日,中方根据《保障措施协定》在世贸组织向美方提出贸易补偿磋商请求,美方拒绝答复。鉴于双方没有达成一致的可能,3月29日,中方向世贸组织通报了中止减让清单,决定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美方232措施对中方造成的利益损失。

中方对美方中止履行部分义务是中国作为世贸组织成员的正当权利。希望美方尽快撤销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的措施,使中美双方间有关产品的贸易回归到正常轨道。中美作为世界上两个最大的经济体,合作是唯一正确的选择。双方应通过对话协商解决彼此关切,实现共同发展,避免后续行动对中美合作大局造成更大损害。

>>重磅消息

中国对美国12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自2018年4月2日起实施。

2018年3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签署公告,认定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威胁美国国家安全,决定于3月23日起,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即232措施)。232措施违反了世界贸易组织相关规则,不符合“安全例外”规定,实际上构成保障措施。该措施已于3月23日起实施,对我国利益造成严重损害。为维护我国利益,平衡因美国232措施给我国利益造成的损失,我自2018年4月2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7类128项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在现行适用关税税率基础上加征关税,对水果及制品等120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15%,对猪肉及制品等8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为25%。现行保税、减免税政策不变。

我国倡导并支持多边贸易体制,对美中止关税减让义务是我国运用世界贸易组织规则,维护我国利益而采取的正当举措。

名单如下:

>>此前报道

中国拟对128种美国进口产品加征关税

2018年3月23日,商务部发布了针对美国进口钢铁和铝产品232措施的中止减让产品清单并征求公众意见,拟对自美进口部分产品加征关税,以平衡因美国对进口钢铁和铝产品加征关税给中方利益造成的损失。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此发表谈话。

该清单暂定包含7类、128个税项产品,按2017年统计,涉及美对华约30亿美元出口。第一部分共计120个税项,涉及美对华9.77亿美元出口,包括鲜水果、干果及坚果制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参、无缝钢管等产品,拟加征15%的关税。第二部分共计8个税项,涉及美对华19.92亿美元出口,包括猪肉及制品、回收铝等产品,拟加征25%的关税。

>>全民热议

中国30亿的回击偏软了吗?

3月26日晚上的《新闻1+1》邀请了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朱民,为大家解读中美“贸易战”。中美“贸易战”,打还是不打?朱民表示,“尽量不打,因为打贸易战对中国没有好处,中国的经济还在快速的发展当中,需要一个好的国际环境,对于美国,所以美国的企业美国的消费者会承受更高的价格,对世界影响更大,因为它会影响全球的产业链,所以作为一个大国从全球的视野来看,我们觉得打和不打,不打为好。”

主持人白岩松说:“人家那边拉出了600亿美金的这样的一个准备,打你这场贸易战,你先拿出来对应的只有30亿美金是不是有点太少了?”

朱民表示:我觉得这个30亿很好,这就表明中国的一个态度,很坚定,但是呢也很理智。所以说你大棍打过来了,我知道我可以应招,而且我有很多事情可以做,但是我不急把这个事情升级,留下空间我们继续讨论和妥协。

所以我觉得这是非常好的合理的,送出了很强烈的信号。美国人的信号是我要跟你打,中国的信号是我不怕跟你打,但是我还是很理性,我希望为了全世界的共同利益,我们避免这个事,所以这是很好的。(央视新闻)

>>贼喊捉贼

白宫贸易顾问:加征关税就是针对中国制造2025!

中美贸易战一触即发,在“贸易逆差”这枚烟雾弹逐渐消散后,真正的原因正浮出水面。

彭博社28日报道称,美国真正担忧的是“中国制造2025”,这一计划将使中国成为未来高科技产业的全球领导者。美国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Peter Navarro)当天更直言,“301关税”毫无疑问将直指“中国制造2025”。

在所谓“国家安全”和“知识产权”的说辞背后,是美国对新一代技术霸主地位不保的焦虑。

据彭博社28日报道,在对钢铁等20世纪产业征收关税后,特朗普正考虑限制中国主导本世纪的10个战略产业。这些政策将在本周公布,包括“中国制造2025”计划中高端机械、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和生物技术等行业的发展。

美国贸易代表罗伯特·莱特希泽(Robert Lighthizer)本月曾对参院委员会表示:“如果中国主导了这些,那将对美国非常不利。”

彭博社指出,美国已将中国当做战略竞争对手,实施这种限制标志美国对中国新兴产业崛起的战略转变。

白宫贸易顾问纳瓦罗28日接受彭博电视采访更直言称,美国关税商品清单瞄准的中国商品将“重点关照”“中国制造2025”计划重点推进的产业上。

纳瓦罗宣称:“在我看来,中国肆无忌惮地公布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相当于向其他国家宣布:我们将主导未来所有的新兴行业,你们的经济根本没什么未来了。”

纳瓦罗更指出,美国将对准“中国制造2025”所包括的人工智能、机器人和量子计算等产业。

报道还称,罗伯特·莱特希泽将于4月6日发布拟议产品清单,但也可能会随时发布。

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彭博社28日大篇幅介绍了“中国制造2025”计划。

“中国制造2025”上述十大关键领域,几乎全部被301调查涵盖

据其介绍,“中国制造2025”计划在2015年宣布。其中包括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等十个重点领域。

彭博社援引亚开行数据指出,早在2014年,中国就已结束日本在亚洲高科技出口领域的主导地位,包括如医疗仪器,飞机和电信设备等高技术产品的出口额比例从2000年的9.4%上升至去年的44%。

彭博社还指出,尽管在大多数行业中,中国的人工智能技术仍在追赶,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的研究人员已成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全球力量。LinkedIn公司去年的一份报告显示,外国企业担心他们无法与中国的人工智能企业竞争。

西部信托公司分析师、前美国财政部中国事务专家戴维·洛文杰(David Loevinge)表示,“贸易紧张关系的加剧说明,随着中国向增值链上方移动,其经济对于美国来说,补充性更弱了,竞争性更强了。”

洛文杰还指出,“‘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为在某些行业超越美国所做努力的一部分。”

据《纽约时报》报道,美国政府还抗议中国国有银行为目标行业的企业提供低息贷款。白宫宣称这会导致全球产能过剩,进而可能会压低价格,并破坏西方以及作为美国盟友的日韩等国科技公司的生存能力。

>>详细分析

美对华“贸易战”:拿国家安全当借口搞保护主义遏制中国贸易

“贸易战”打响,美国此次举措可简单归纳为232和301,分别对应保护“国家安全”和解决“知识产权”问题。

232是美国政府用《1962年贸易扩展法》的232条款,以危害国家安全为由向产自中国的钢材和铝材征收25%和10%的关税,关键词是国家安全。

301是最近一轮的“301调查”,白宫根据《1974年贸易法》对中国知识产权等问题收取的惩罚性关税,关键词是知识产权。

美国政府表示,针对中国出口美国钢材征税,是因为中国钢材危害到美国国家安全。

然而,从中国海关、美国钢铁协会和第三方机构兰格钢铁研究中心三家数据统计来看,2006年中国出口美国钢材540万吨,2017年却只有118万吨,跌幅78%,原因之一是美国期间多次对中国钢铁制裁。

如今,美国进口钢材数量排名中,加拿大排第1,中国第11。但232报告中一共提到中国202次,提到加拿大只有24次。

结果,中国却被征收25%关税,加拿大在这轮制裁中被暂免。这是不是美国的双重标准,是不是拿国家安全当借口搞保护主义遏制中国贸易,似乎一目了然。

美真正目的:拖慢“中国制造2025”强国战略

依据美国“301调查”,美方因中国侵犯美知识产权,对未来中国出口美国的部分行业进行制裁,具体分为十个领域:

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航空航天装备、海洋工程装备及高技术船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农机装备、新材料、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

这十大领域与中国的“中国制造2025”计划所列的十大领域完全吻合。对此,《纽约时报》文章中表示,美国真正考量是要遏制中国制造业升级,拖慢中国实业兴邦的中国制造2025这一强国战略。

2017年11月,在美国国际与战略问题研究所CSIS的中美经贸论坛上,参与或支持301调查的对华鹰派也表示,美国下一轮对华经贸制裁目的是要拖慢甚至拖垮中国高精尖科技全面赶超美国的进程,保证美国高新技术全球领先,以及战略领跑地位。

所以,从微观上看,知识产权的确是中美的一个议题,但宏观上讲,美国以知识产权为借口,借关税手段打压中国向高精尖制造业强国升级是美国背后的更深层考量。

>>大国底气

中国为什么不惧应战?

面对贸易战,中国有底气,也有底牌。

底气之一,在于中国有巨大的市场。

据官方数据,中美建交近40年,双向投资累计已超过2300亿美元。在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中国明确提出要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全面放开一般制造业,扩大电信、医疗、教育、养老、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对外开放,并承诺强化知识产权保护。

张茉楠表示,中国已经表现出扩大开放的坚定决心,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无法忽视的。

底气之二,在于中国承受损失的能力更强。

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执行院长王文表示,长远看,由于中国经济的弹性以及增长与发展的巨大潜力,“美国终将承受更坏的结果”。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长白明亦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美国遭受的损失未必比中国小。”

屠新泉称,贸易战关键的不是损失,而是承受损失的能力。“中国承受损失的能力强于美国。”(中新网)

中国有哪些牌可以打?

第一张牌,是限制进口美国商品。

目前,中国是美国除北美地区外最大的出口市场,也是美增长最快的主要出口市场之一。

据中方统计,最近10年间美国对中国出口年均增长11%,几乎是同期中国对美国出口年均增速的两倍。美国62%的大豆、14%的棉花、25%的波音飞机、17%的汽车、15%的集成电路都出口到中国。

而据美国官方数据,2016年中国是美国农产品第二大出口市场;每个美国农民平均向中国出口农产品约1.2万美元。

在此情况下,限制进口美国农产品和高端制成品将是中国的一大“王牌”。

中国已经打出了这张牌。最新公布的清单第一部分共计120个税项,涉及美对华9.77亿美元出口,包括鲜水果、干果及坚果制品、葡萄酒、花旗参、无缝钢管等产品,拟加征15%的关税。第二部分共计8个税项,涉及美对华19.92亿美元出口,包括猪肉及制品、回收铝等产品,拟加征25%的关税。

第二张牌,是削减对美国出口。

美国现为中国最大出口市场。各种性价比高的“中国制造”给普通民众特别是中低收入者带来了不小实惠,他们正是特朗普着意迎合的对象。

据官方数据,中国的家具玩具、鞋靴伞等轻工产品和皮革制品箱包占美国进口市场的60.4%、58.3%和53.3%。中国也是美国机电产品、纺织品及原料、贱金属及制品和塑料橡胶的首位进口来源国。

据美中贸易全国委员会数据,2015年,对华贸易平均为每个美国家庭每年节省850美元。

 

专家称,中国反击的目的是让美国意识到贸易战不可取,中美经贸合作唯有相向而行,回到正确轨道,才能惠及两国和世界。

(北京时间综合商务部官网、人民日报、澎湃新闻等报道)